EN
首页 / 中文 / 文史资讯 / 新闻公告

“民间文书与明清历史” 华北民间文书调查、整理与研究学术研讨会纪要

发布时间: 2019.11.28

1_副本2.jpg

2019年9月26日上午,由中华文史研究院民间文书中心主办的华北民间文书调查、整理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北区食堂五楼525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民间文书与明清历史”。法国高等研究实践学院教授高万桑(Vincent Goossaert)、故宫博物院明史专家赵中南、法国远东学院北京中心研究员范华(Patrice Fava)、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姜守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张雪松应邀出席。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曹新宇主持,民间收藏家徐天佑师傅与相关专业硕博士生一同参与讨论。

会议初始,曹新宇教授介绍了华北民间文书,尤其是民间宗教类文书的收集情况,并分享了他自身在阅读民间宗教文献时的经验。理解宗教文本是理解民间宗教的基础,经卷阅读不同于传统书本阅读,有时需要一些巧妙的方法,例如遮盖偈颂阅读、解读隐语等。同时,对宗教仪式人员的田野调查也有助于对宗教文化的理解。

 

随后,故宮博物院明史专家赵中南就银城图的一些细节问题与曹教授进一步讨论。高万桑教授在发言时谈到,需要重视公开本与秘本、印刷本与抄本间的比例,并进一步思考它们之间何时转换、为何转换等相关问题。范华教授对法国远东学院北京中心的道教文献的收藏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并鼓励在场学者共同研究。同时,他还将部分晚清道士的科仪文书与榜文带至现场,同学们就这些文书形成地点、写作原因、使用情况与范华教授进行探讨。

 3.jpg

民间收藏家徐天佑自小生活在华北农村,收藏了许多民间宗教宝卷。他就自己对明清民间宗教的理解与经卷收藏情况同学者们进行交流。

会议最后,诸位硕博士生也就自己感兴趣的相关问题与在场学者进行了讨论。

 4.jpg

“以民间史料考民间史实”,一直是中国社会史研究的重要方向。作为传统史料的重要补充,民间文献从上世纪即受到广泛重视。在中外学者共同努力下,一批散落于世界各地的中国秘密社会史料陆续得以刊布。本次研讨会旨在通过学者交流,进一步推进民间文献的发掘探索,特别是华北民间文书的调查、整理与研究。

 

(供稿:薛梦缘)